姚文英:我与学校共成长

来源:退休教师 姚文英 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1年04月09日 09:02

我叫姚文英,196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化学系本科,曾先后在临邑师范学校和乐陵一中任教,1971年10月调入德州师专 (德州学院的前身)工作,1997年1月退休前是化学系副教授。

德州师专刚成立时,只有中文、数学、物理、化学四个科 (当时称 “专业”为 “科”),校舍很简陋,办公楼只有一座 “火柴盒”式的二层小楼,楼上办公,楼下是实验室,教室则是原工读师范的平房。特殊年代,学生沿用军队编制,称之为 “化学连”。化学科最初干部和教师共8人,教师都是从德州各县中学抽调的,虽然大都是大学本科毕业,但从事中学教学多年,对中学教材更为熟悉,大学教材则稍显生疏。刚开始时老师们深感力不从心,都急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。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,解除后顾之忧,我把自己一岁半的儿子送到保姆家照看,一个星期只接回家呆一天。我晚上都到办公室去学习,走在校园里,各个办公室的灯都亮着,老师们都在看书、学习、备课。后来中央电大开课了,我们全科的教师,只要有时间都在办公室听北师大老师讲课。通过不懈的努力,我们老师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,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的教学。

不只是老师刻苦努力,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非常高。虽然1971级第一批工农兵学员的基础参差不齐 (既有高中毕业的学生,也有初中未毕业的学生),但他们的学习劲头很足,无论是早晚自习,还是劳动间隙,他们都会积极地向老师们请教问题。

为了提高德州地区中学教师业务水平,当时德州师专除了承担七一级工农兵学员正常教学外,还从化学、中文两科各抽了三位教师 (化学有芦殿温、杨文海、姚文英,中文有肖旭、曹鼎、吕志明)和两位学校干部 (李子彬、马万林)共同举办了两届三个月的中学教师培训班。我们老师自己编写讲义,师生共同刻版、油印、装订,为德州地区中学教育培养了人才。德州师专第一届1971级工农兵学员在1973年毕业了。后来又招了两届教师进修班,1975年招了一届两年制的社来社去的农化班。

1977年恢复高考后,化学科改为化学系,开始每年持续招生。化学系七七级首批学生来自省内的德州、济南、淄博、聊城、惠民地区,都是1966年前后的高中毕业生,岁数比较大,入学时大都年过三十,不少学生拖家带口,还有一个学生都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。他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,尽管家庭负担重,但学习热情很高。

改革开放以后,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,校容校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先是最初的老校区 (现在的德州市实验高中所在地)建起了教学大楼,1987年迁往了新校区 (德州学院现址),新校区先后建起了教学楼、学生和教工宿舍楼、实验楼、办公楼、餐厅、图书馆等。1988年刚从老校区搬来新校区时,学校北面墙外是一条臭水沟,院内也就几座教学办公楼、学生宿舍楼,校区规模很小,如今不仅老校区向北扩展很多,还建了东校区,东西校区间的臭水沟也变成了一条宽阔的马路。办学条件越来越好,招生人数越来越多,教学系部相比过去翻了两番还多。

实验条件越来越好。实验室最早是在 “火柴盒”式办公楼的一层,物理实验室在西边,化学实验室在东边,都只有一个实验室,北面是仪器药品储藏室、实验准备室。我们化学系无机、有机、分析、物化实验都在一个实验室上课,仪器设备不足,药品不全,很多实验项目不具备开设条件。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,我们克服各种困难,想尽一切办法多开实验。无机化学实验是第一门课,两个人一套实验仪器,分两组做,每个人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,期末我们还进行基本实验操作考试,学生们都能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,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。1988年搬到了新校区实验楼以后,实验室面积大幅度增加,无机实验、有机实验、分析实验、物化及中教法实验,都单独拥有了两个实验室,教学仪器、模型、药品都增加了很多,实验基本设施也比较齐全了。四大化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列出的实验项目基本都能开设,特别是物理化学,原来所需设备价格高,学生基本做不了实验,后来也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了。不仅老师们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了,学生们的动手机会也大大增加,实验技能训练更全面。

招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大幅增加。德州学院建校以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招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增长突飞猛进。1971年建校伊始,全校共有数学、中文、物理、化学四个科,数学和中文各有两个班,物理和化学各有一个班,全校共有241名学生。化学科只有40名工农兵学员,8名教职工。在1997年1月我退休的时候,德州学院已经有中文、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外语、体育、艺术、历史、政治、计算机十个系。化学系在校生200人左右,教职工20多人。

现在的德院已今非昔比,祝愿德院的明天越来越好!

校庆电话:0534-8985888

电子信箱:dzuxq50@dzu.edu.cn

地址: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大学西路566号

山东德州学院 鲁ICP备15026974号-1